图片
图片
图片
上周门诊,李姐进门时我差点没认出来 —— 之前她脸黄得像旧报纸,眼下乌青,现在居然透着粉润,连口红都省了。
「冯老师,我就按你说的,每天蒸俩桃当点心,顺便艾灸了血海穴,足三里和三阴交,没想到这才半个月,来月经血块少了,脸也亮了!」
夏天水果多,但像桃子这样「又补又通」的太少了:
甜滋滋补气血,还能悄悄化掉瘀血块,难怪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说它「补心活血,解渴充饥」。尤其适合那些:
脸黄脸暗,擦粉底都盖不住「菜色」;
来月经血块像小石子,肚子坠着疼;
蹲久了站起来头晕,总觉得没力气 —— 这不是缺化妆品,是气血又虚又堵,得靠桃子这样的「温性补剂」慢慢调。
为啥吃点桃子,艾灸两三个穴位,就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呢?
(戳上图,可进店)一、桃子:是「气血的疏通剂」
为啥桃子能让气色变好?看它的「本事」就知道:
1.补而不滞,像给气血「搭梯子」:
桃子味甘酸、性温,不像阿胶那么滋腻,补气血还不堵。
就像给干涸的河道加水,还顺带清掉淤泥 —— 血虚的人吃了不胀,血瘀的人吃了不滞,这才是夏天该吃的「聪明果」。
补而不滞和足三里特别搭,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,胃经的特点是「多气多血」,艾灸足三里既可以补气,又可以补血。
还能健脾和胃、补中益气,能促进气血生化,同时疏通中焦气机,避免补而滞塞。
图片
这几天晚上吃饭很晚,基本上都是十点后吃的,导致吃完饭后,胃里面胀胀的。
因此,我就特别喜欢晚饭后点一根4cm的石磨艾条,对着足三里熏5-10分钟,能增强脾胃运化,避免胃胀,还能使气血输布顺畅。
「足三里」:屈膝90度,膝盖骨外侧凹陷往下3寸,即为此穴。
图片
2.化瘀力藏在甜味里:
咬一口水蜜桃,甜中带点酸,这酸味就是「化瘀密码」。
中医说「酸能收敛,也能行血」,桃子的酸能让瘀血块变小,跟着经血排出去,难怪经期有血块的人吃了舒服。
要化瘀行血,艾灸血海穴,能增强桃子的化散效果。
图片
血海穴属脾经,脾在中医主"统血",此处如气血汇聚的洼地,艾灸此处能调动脾经气血。
因此,血海穴是活血调经的核心穴位,专门改善血瘀问题(如经期血块、面色暗沉)。
经期前,每天点一滴蓝色艾草精油在血海穴,按揉血海穴3分钟,可以助瘀血排出,坚持一月以上,月经的疼痛和血块会好不少。
图片
3.全身是宝,不止果肉有用:
别扔桃核!里面的桃仁可是「活血明星」,桃红四物汤里就有它,专化老瘀血;
桃花能凉血美容,煮水擦脸能淡斑;连桃树流的胶(桃胶)都是好东西,泡软了炖银耳,补津液还不腻。
桃子全身是宝桃仁活血、桃花凉血、桃胶滋阴,三阴交穴正好桃子一般,生血,活血和凉血都具备,可以搭配这用。
三阴交穴想要有不同的效果,手法很关键,我简单的说几点:
图片
■.补脾生血 → 对应“桃胶滋阴”之效
脾为气血生化之源:脾经主导水谷精微的运化,将食物转化为气血。
补脾生血:绑个全能艾灸罐直接艾灸,温温的,不要太烫,或轻揉3-5分钟(顺经络方向)
■.疏肝活血 → 对应“桃仁化瘀”之效
肝主疏泄,藏血调血:肝经负责气血的流通与瘀滞的疏通。
疏肝活血:中度按压,必须有力度+逆时针按揉
■.滋肾凉血 → 对应“桃花凉血”之效
肾主水,司阴阳平衡:肾经调控全身水液代谢与虚热清除。
滋肾凉血:重刺激,比如重按,力度得重,或者用纯铜刮痧板,从上往下刮痧,力度可以稍重。
比如皮肤痒,有红疹时,可以用这个操作。
图片
二、客家人的「蒸桃秘方」
生吃桃子好,但蒸着吃更养人 —— 尤其适合脾胃弱、怕凉的人。教你个客家吃法,加醪糟一起蒸,补气血还通经络,比单吃桃强 10 倍:
醪糟蒸桃(3 步搞定)
材料:桃子 1 个(软硬都行)、醪糟 2 勺(超市买现成的)
做法:
桃子洗净去核,切厚片(别削皮,皮上有果胶,更养人);
摆进碗里,淋上醪糟,中火隔水蒸 30 分钟(蒸到桃肉软乎乎,汤汁黏黏的);
连汤带肉一起吃,早上当点心或晚上当甜品都行。
为啥加醪糟?
醪糟是糯米发酵的,像「气血的快递员」—— 既能补脾胃(让气血有源头),又能通血脉(把营养送到全身)。
图片
好物推荐①穴位压力型三伏贴,传统工艺,持续温养
②每片多加一颗小磁石,药效渗透肌肤,深层刺激穴位
③戳👇可直接进店
{戳上图,可进店}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怎么加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