局势这东西,有时候感觉就像一根绷得太紧的弦,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断,但你就是能听到那嗡嗡作响的声音。
这个月19号,波罗的海上空,那声音就变成了刺耳的警报。三架米格-31,就那么闯进来了,像鬼魅一样,撕开爱沙尼亚的云层。不是什么擦边而过,是结结实实地待了12分钟。12分钟,足够发生很多事了。最近的时候,离首都塔林还不到100公里,据说天气好的话,城市的轮廓都能用肉眼看见。想想看,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压迫感。
北约的防空系统当然是瞬间就炸了。意大利最宝贝的F-35隐形战机,那种压箱底的家伙,紧急升空去拦。瑞典和芬兰的飞机也跟着呼啸而来。整个天空,一下子就挤满了杀气。
可就在这火药味最浓的时候,更让人心里发毛的消息来了。北约说,嘿,我们要搞个演习,从13号开始,代号“坚定正午”。听听这名字,多有决心。但这是个什么演习?核演习。14个国家,71架战机,乌泱泱地聚在一起,说要模拟“可能使用核武”的场景。
一边是俄罗斯的战机在你家门口晃悠,另一边是你在自家院子里比划着要扔核弹。这叫什么?这简直就是对着空气喊话,但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喊给谁听。
而且,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就在这事儿发生9天前,波兰才刚喊过,说有20多架俄罗斯无人机飞了进来,他们打下来4架,可北约呢,没动静,集体防御条款睡得死死的。然后是罗马尼亚,也碰上了类似的事。短短两周,警报响了三次,一次比一次吓人。这次的米格-31更是重量级,那可是能挂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的家伙,飞得比谁都快。12分钟,足够它在天上兜个圈,然后对着某个目标来一下狠的。捷克人脾气爆,直接就喊了,说下次再来,就该直接开火把它打下来。
北约内部,真的是炸开了锅。
俄罗斯国防部呢,当然是矢口否认。他们亮出了一堆数据,说我们的飞机啊,全程都在中立水域,规规矩矩的。双方就这么各说各话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最后,北约还是怂了,或者说,是谨慎了。他们开了个会,搞了个第四条款的紧急磋商,而不是直接掀桌子的第五条。那个决定,说白了就是暴露了北约骨子里的那种犹豫,面对俄罗斯,他们真的不敢轻举妄动。
一边是欧洲这边的剑拔弩张,另一边,隔着大西洋的华盛顿,却飘来一阵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风。这个月11号,普京,在一次峰会上,居然公开表扬了特朗普,说他为了解决乌克兰问题,做了不少外交努力。
这话一传到美国,特朗普几乎是秒回,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句:“谢谢您,普京总统!”就这么一句,却是这几年美俄领导人之间最“客气”的一次互动了。要知道,没多久前,特朗普还说俄罗斯是“纸老虎”,还放话说要给乌克兰“战斧”导弹,两国关系简直是降到了冰点。
这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点。更巧的是,白宫紧跟着就宣布,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收到了普京的回信。据说双方团队已经就乌克兰受难儿童的问题,建了个沟通渠道,还在24小时内,帮8个孩子回了家。
在这么个节骨眼上,白宫接二连三地释放这种缓和信号,很难不让人多想。这是不是在给什么大事铺路?特朗普又要和普京见面了?还是乌克兰的和平谈判,终于要有一点点曙光了?谁都不知道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华盛顿的态度,决定着一切。
而乌克兰,就在这片迷雾中,接到了一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。关于他们心心念念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,特朗普终于说话了。他说,他“差不多做了决定”,但给之前,他得知道“乌克兰会怎么用”,而且,他“不希望看到局势升级”。
这话听着就不对劲。果然,乌克兰那边第二天就回应,说还在谈。那句“不想看到局势升级”,简直就是给“战斧”上了一道紧箍咒,就算给了你,也别想用它去打俄罗斯本土。这到底是能拿到手,还是空欢喜一场,谁也说不准。
而且这批导弹的给法,也特别有意思。美国不打算直接给,而是先卖给某个北约国家,再让这个国家转手给乌克兰。这一招“借花献佛”,把责任甩得一干二净。美国人钱也赚了,又把自己从直接军援的角色里摘了出去。到时候俄罗斯真要发火,那也是对着整个北约发,而不是他美国一家。特朗普这算盘,打得是真精。可对乌克兰来说,这颗烫手的山芋,接,还是不接?都是个天大的难题。
更糟心的事还在后头。乌克兰内部出了个大叛徒。一个叫斯托罗任科的前上校,现在居然被普京亲自任命,成了俄军第6集团军司令,就在哈尔科夫那边指挥。这个人,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时候就投降了俄国人,现在被破格提拔成中将,正用着他对乌军战术的了如指掌,一步步蚕食着自己同胞的防线。
外部的支持悬着,内部的防线又被人从里面蛀空,乌克兰的处境,真是越来越难了。
而美国那边的一系列动作,更是让欧洲的盟友们背脊发凉。有消息说,特朗普在一次内部会上,居然罕见地承认,他在8月阿拉斯加见普京的时候,“严重误判了普京的意图”。
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,承认自己“误判”,这信号太强烈了。这几乎就预示着,美国的对俄政策,要大转向了。紧跟着,又有风声传出来,说美国打算砍掉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援助,还要暂停向欧洲出口“爱国者”导弹。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意思已经很明显了:美国和俄罗斯,可能私底下达成了什么交易,而欧洲的利益,正在被摆上谈判桌,成为牺牲品。
北约内部彻底分裂了。捷克、立陶宛这些东欧国家,急得跳脚,主张必须对俄罗斯硬到底。而德国、法国这些老牌西欧国家,则一个劲地和稀泥,说要冷静,要克制。英国倒是表现得最积极,已经把飞机派到了波兰,和美国、法国一起巡逻,想稳住局面。
可俄罗斯的压力根本就没停过。就算北约在那威胁要击落,俄军的精确打击也照打不误,乌克兰好几个军工厂和弹药库都被炸上了天。普京的玩法其实很清楚:一边在乌克兰战场上保持优势,一边在北约家门口制造紧张,逼着欧洲去选,你们是要保乌克兰,还是要保自己的安全?
那三架闯入领空的米格-31,本质上根本不是一次军事行动。那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,是普京递给整个欧洲的一张考卷。
这场危机,早就不是乌克兰一家的事了。俄军战机越界、乌军高层叛变、特朗普承认误判、北约内部分裂……这些事看着乱七八糟,但串起来看,揭示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:世界格局,正在被搅得天翻地覆。
俄罗斯在用拳头,重新画出自己的安全边界。美国好像选择了退后一步,隔着大洋看戏。欧洲呢,则被推到了最前线,独自面对家门口的熊熊烈火。小国想打,大国想稳。所谓的集体防御,在这种猜忌和分裂面前,还能有多大用处,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。
世界,已经回不去了。棋盘上的每一个人,都在这片浓雾里,挣扎着想看清前方的路。
股票怎么加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