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也注意到了,街头的娃娃车越来越少,幼儿园开始招不满人。在看新闻,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,中国每年可能减少一千万人口,相当于一年“少掉”一个瑞典。
可另一边,欧洲那些发达国家却在“逆势生长”。咋回事?难道欧洲人集体觉悟,开始拼命造娃了?
并没有。他们靠的是“人造人口”——移民。
想象一下,一辆车在下坡。东亚这辆车,刹车踩得太猛。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的生育率在几十年间掉得比股市暴跌还快,人口惯性下降。
就算现在政府砸钱、延产假、送房票,年轻人还是摇头:“我不是不想生,是实在生不起。”
我在东京街头见过那种“沉默的街景”:地铁上全是白发,托儿所空着半个班。大家都在加班,哪还有时间谈恋爱、带孩子?
而欧洲那辆车,虽然也在减速,但油箱里多加了一桶油——移民。
2023年,将近600万人移居欧盟国家,德国和西班牙一口气吸走了四成。
这些新移民很多来自穆斯林国家,他们年轻、愿意生娃,还愿意干体力活。结果欧洲这辆快要熄火的车,又被推着往前跑了几步。
不过,别以为欧洲这是“捡到秘籍”,其实这是技术活。
早在19世纪,人家就预见了“人少”的问题。法国建了国家人口研究所,德国搞了联邦人口研究局,专门研究怎么“养人”。
英法靠老殖民地“输血”,德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搞“客工计划”,从土耳其引进大批劳动力。本来想用几年就送回去,结果人家留下来,把家人也接来。
现在在德国,土耳其裔是外籍人口第一大群体。
后来叙利亚、阿富汗打仗,欧洲又打开大门。2022年俄乌冲突,更是让600万乌克兰人进入欧盟。
你不得不说,欧洲在人口“拼盘”这事上,真是手熟到家。
但问题也跟着来了。
欧洲不是美国。美国是移民国家,文化包容度高;欧洲则是老牌民族国家,几百年文化根深蒂固。突然涌进几百万异域人口,冲突几乎是必然。
我看过法国的纪录片,巴黎郊区的移民区像另一颗星球:失业率高、犯罪率高、教育水平低。
2005年两名少年意外身亡,全法骚乱二十天。那一幕,简直像个火药桶。
于是,欧洲政府拼命修补。德国搞“融入课程”,法国设“融合办公室”。但结果呢?极右翼声势大涨,喊着“让移民回家”的口号,民粹主义借机上位。
可以说,欧洲确实延缓了人口下滑,却也埋下了族群矛盾的定时炸弹。
有意思的是,连俄罗斯都开始“抄作业”了。
俄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,战后人口一直上不去。现在生育率又掉得厉害,劳动力缺口可能在2030年突破两百万。
于是他们打算从印度、朝鲜招人来干活。可问题是,俄罗斯社会的民族情绪太强,真要大规模引进外族,怕是比经济危机还难处理。
那问题来了——靠移民续命能管多久?
答案可能让人失望。短期有效,长期难逃宿命。
“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”,这句话在全球都成立。今天那些高生育率的移民群体,第二代、第三代在欧洲生活后,也会跟着变“懒”——生得少、养得贵、压力大,老路一样走一遍。
换句话说,欧洲只是把人口下滑这事往后推了几十年。迟早还是要面对。
在我看来,东亚和欧洲只是走了两条不同的“人口下坡路”。 一个靠政策挽救,一个靠移民支撑;一个担心没人可生,一个担心生得太多不是自己人。结果都一样——发展得越好,生得越少。
所以,与其幻想再来一波“婴儿潮”,不如考虑一个现实问题: 在人口减少的时代,如何让社会依然有活力?
也许这才是接下来几十年,人类要面临的最大考题。
各位领导,你们怎么看?我们该不该“学欧洲那招”?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股票怎么加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